NTC熱敏電阻是指具有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是使用單一高純度材料、具有 接近理論密度結構的高性能陶瓷。因此,在實現小型化的同時,還具有電阻值、溫度特性波動小、對各種溫度變化響應快的特點,可進行高靈敏度、高精度的 檢測。本公司提供各種形狀、特性的小型、高可靠性產品,可滿足廣大客戶的 應用需求。那么如何應用要從以下幾方面去理解:
一、基本信息
NTC是英文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縮寫。其含義為負溫度系數。
NTC熱敏電阻器是一種以過渡金屬氧化物為主要原材料,采用電子陶瓷工藝制成的熱敏陶瓷組件。
它的電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利用這一特性既可制成測溫、溫度補償和控溫組件,又可以制成功率型組件,抑制電路的浪涌電流(這是由于NTC熱敏電阻器有一個額定的零功率電阻仁,當其串聯在電源回路中時,就可以有效地抑制開機浪涌電流。
并且在完成抑制浪涌電流作用以后,利用電流的持續作用,將NTC熱敏電阻器的電阻值下降非常小的程度)
二、主要參數 NTC熱敏電阻器參數介紹
【標稱阻值】
標稱阻值是NTC熱敏電阻器設計的電阻值,常在熱敏電阻器表面標出。標稱阻值是指在基準溫度為25℃時零功率阻值,因此又被稱為電阻值R25。
【額定功率】
額定功率是指熱敏電阻器在環境溫度25℃、相對溫度為45%~80%及大氣壓力為0.87~1.07Pa的大氣條件下,長期連續負荷所允許的耗散功率。
【B值范圍】
B值范圍(K)是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的熱敏指數,反映了兩個溫度之間的電阻變化。它被定義為兩個溫度下零功率電阻值的自然對數之差與這個溫度倒數之差的比值。B值可用下述公式計算,即
式中,R1、R2分別是絕對溫度T1、T2時的電阻值(Ω)。
【零功率電阻值】
在規定溫度下測量熱敏電阻器的電阻值,當由于電阻器內部發熱引起的電阻值變化相對于總的測量誤差來說可以忽略不計時測得的電阻值。
【耗散系數δ(mW/℃)】
耗散系數是指熱敏電阻器消耗的功率與環境溫度變化之比,即
式中,W是熱敏電阻消耗的功率(mW);T是熱平衡時的溫度(℃);T0是周圍環境溫度(℃);I是在溫度為T時通過熱敏電阻器的電流(A);R是在溫度為T時熱敏電阻器的電阻值(Ω)。
【時間常數τ(s)】
時間常數τ(s)指的是熱敏電阻器在零功率狀態下,當環境溫度由一個特定溫度向另一個特定溫度突變時,熱敏電阻器阻值變化63.2%所需的時間。
【電阻溫度系數】
電阻溫度系數是指環境溫度變化1℃時熱敏電阻器電阻值的相對變化量。知道某一個型號熱敏電阻器的電阻溫度系數后,就可以估算出熱敏電阻器在相應溫度下的實際電阻值。
三、如何檢測
應用熱敏電阻器時,必須對它的幾個比較重要的參數進行測試。
一般來說,熱敏電阻器對溫度的敏感性高,所以不宜用表來測量它的阻值。這是因為萬用表的工作電流比較大,流過熱敏電阻器時會發熱而使阻值改變。但用萬用表也可簡易判斷熱敏電阻器能否工作,具體熱敏電阻器的檢測方法如下:
將萬用表撥到歐姆擋(視標稱電阻值確定擋位),用鱷魚夾代替表筆分別夾住熱敏電阻器的兩個引腳,記下此時的阻值;然后用手捏住熱敏電阻器,觀察萬用表示數,此時會看到顯示的數據(指針會慢慢移動)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改變,這表明電阻值在逐漸改變(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阻值會變小,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阻值會變大)。
當阻值改變到一定數值時,顯示數據會(指針)逐漸穩定。若環境溫度接近體溫,則采用這種方法就不靈。這時可用電烙鐵或者開水杯靠近或緊貼熱敏電阻器進行加熱,同樣會看到阻值改變。
這樣,則可證明這只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是好的。
用萬用表檢測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時,需要注意熱敏電阻器上的標稱阻值與萬用表的讀數不一定相等。這是由于標稱阻值是用專用儀器在25℃的條件下測得的,
而用萬用表測量時有一定的電流通過熱敏電阻器而產生熱量,而且環境溫度不一定正是25℃,所以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誤差。
四、工作原理
NTC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
意思是負的溫度系數,泛指負溫度系數很大的半導體材料或元器件,所謂NTC熱敏電阻器就是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它是以錳、鈷、鎳和銅等 金屬氧化物為主要材料, 采用陶瓷工藝制造而成的。這些金屬氧化物材料都具有半導體性質,因為在導電方式上完全類似鍺、硅等半導體材料。溫度低時,這些氧化物材料的 載流子(電子和孔穴)數目少,所以其電阻值較高;隨著溫度的升高,載流子數目增加,所以電阻值降低。NTC熱敏電阻器在 室溫下的變化范圍在10O~1000000 歐姆,溫度系數-2%~-6.5%。NTC熱敏電阻器可NTC熱敏電阻器廣泛用于測溫、控溫、溫度補償等方面.
NTC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構成
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是指隨溫度上升電阻呈指數關系減小、具有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現象和材料.該材料是利用錳、銅、硅、鈷、鐵、鎳、鋅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氧化物進行充分混合、成型、燒結等工藝而成的半導體陶瓷,可制成具有負溫度系數(NTC)的熱敏電阻.其電阻率和材料常數隨材料成分比例、燒結氣氛、燒結溫度和結構狀態不同而變化.現在還出現了以碳化硅、硒化錫、氮化鉭等為代表的非氧化物系NTC熱敏電阻 材料.
NTC熱敏半導瓷大多是尖晶石結構或其他結構的氧化物陶瓷,具有負的溫度系數,電阻值可近似表示為:
式中RT、RT0分別為溫度T、T0時的電阻值,Bn為材料常數.陶瓷晶粒本身由于溫度變化而使電阻率發生變化,這是由半導體特性決定的.
NTC負溫度系數熱敏最重要的性能是壽命
長壽命NTC熱敏電阻,是對NTC熱敏電阻認識的提升,強調電阻壽命的重要性。NTC熱敏電阻最重要的是壽命,在經得起各種高精度、高靈敏度、高可靠、超高溫、高壓力考驗后,它仍很長時間穩定工作。 壽命是NTC熱敏電阻的一個重要性能,與精度、靈敏度等其他參數存在辯證關系。一個NTC電阻產品,必須首先長壽命,才能保證其他性能的發揮;而其他性能的優秀,依賴到生產工藝達到一定技術水平,這讓NTC的長壽命變成可能。 很多高科技電子產品,在超高溫、超高壓及其他惡劣條件下,需要熱敏電阻發揮穩定的控溫、測溫功能,多數廠家一味追求NTC熱敏電阻的精度、靈敏度、漂移值等常規性能的穩定發揮,忽視了電阻的壽命,導致因NTC無法長時間工作而影響電子產品的使用。如此一來,所有的精度、靈敏度、耐高溫等等,都變得沒有意義。
NTC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歷史
NTC熱敏電阻器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階段.1834年,科學家首次發現了 硫化銀有負溫度系數的特性.1930年,科學家發現氧化亞銅-氧化銅也具有負溫度系數的性能,并將之成功地運用在航空儀器的 溫度補償電路中.隨后,由于晶體管技術的不斷發展,熱敏電阻器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1960年研制出了NTC熱敏電阻器.
NTC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溫度范圍
它的測量范圍一般為-10~+300℃,也可做到-200~+10℃,甚至可用于+300~+1200℃環境中作測溫用.
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溫度計的精度可以達到0.1℃,感溫時間可少至10s以下.它不僅適用于糧倉測溫儀,同時也可應用于食品儲存、醫藥衛生、科學種田、海洋、深井、高空、冰川等方面的溫度測量.
功率型NTC熱敏電阻
SCD大功率NTC熱敏電阻
陶瓷體大功率NTC熱敏電阻